夜色如幕,华灯如星。9月28日晚,河北邯郸恒一中学的体育场,化作一片光的海洋,第六届校运动会开幕式以其超越想象的宏大与深情,震撼上演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从方案启动到盛大上演,这场融合了历史巡游、韵律操与爱国主题的复杂开幕式,全程仅用了一天半时间筹备。
开幕式由恒一中学教师团队精心策划,随着动感音乐的炸响,数百名身着同学奔跑入场,以一场活力四射、节奏明快的大型韵律操,将现场气氛瞬间点燃。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又充满个性,跃动的身影、飞扬的发梢与变幻的队形,交织成一道闪耀着青春能量的激流。随后,手持舞扇的同学方阵次第入场,宛如一场穿越千年的古风巡礼,使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变得触手可及。当《我爱你中国》的悠扬旋律响彻夜空,整个开幕式的氛围达到高潮。赛场中央,数百名学生以身体为基,托举并展开一面巨大的国旗,庄严前行。与此同时,数千名师生自发起立,严整的队列、闪耀的激光、舞动的双手与激昂的歌声交织,汇聚成一片澎湃的爱国热潮——这堂由全体师生共同完成的,关于历史、文化与家国情怀的“大思政课”,将恒一中学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,淋漓尽致地书写在这片璀璨的夜空下。
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,正是在国家“五育并举”育人蓝图下,一所基层学校交出的生动实践答卷。
理念先行:于宏大场景后见育人初心
“或许有人会问,为何要为一场运动会投入如此多的心血?”恒一中学董事长郭红先生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个许多人心中的疑问。他望着场地上余温未散的激情,给出了答案:“我们想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:学校真正重视的,绝不仅仅是分数。这场开幕式,以及整个校运会,就是我们素质教育理念最直观、最集中的表达。”
在他看来,国家层面推动的“五育并举”方针,为学校指明了方向。“政策引领方向,而学校的价值,在于创造性地将顶层设计落地,让‘德智体美劳’从文件要求,变为学生成长中鲜活可感的每一个瞬间。我们投入重金建设一流的体育艺术设施,举办如此盛大的活动,就是为了证明,这些投入与投资于图书馆、实验室同等重要。因为健康的身心、审美的眼光、协作的精神和家国情怀,是孩子未来应对复杂世界的核心素养。”
在学校这一顶层设计指引下,管理团队将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课程与活动。开幕式的每一个环节,以及随后展开的体育竞赛,都成了检验这套育人体系的实践场。
德育与智育,在历史与家国情怀中交融
“为了准备霓裳古风方阵,孩子们主动查阅历史资料,研究服饰演变,”一位历史班主任感慨道,“这比任何一堂说教课都更能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。而当巨幅国旗展开、全场齐唱《我爱你中国》时,那种油然而生的家国情怀,是任何考试都无法衡量的。”
美育与劳育,在创造与奉献中习得
开幕式筹备时间虽短,却凝聚了师生的智慧。美术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设计服装与灯光,音乐老师统筹组织排练,而学生们则全程参与了从道具制作到现场协调的各个环节。
“我们不仅是台前的表演者,更是幕后的创造者和组织者,”班长小李同学说,“这一过程不仅教会了我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集体荣誉感。”
体育,回归其教育本质
“开幕式是情感的升华,而紧随其后的体育竞赛则是精神的磨砺,”体育教研组长刘老师指出,“我们精心设置的项目既涵盖追求‘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’的专业竞技,也包括确保全员参与的趣味活动,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塑造健全人格。”
超越赛场:构建多元评价的“立交桥”
一场成功的开幕式和运动会虽然短暂,但恒一中学致力于构建的是长效的激励生态,这恰恰符合了国家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。
“我们不能仅用一把分数的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,”郝占伟校长介绍。学校所建立的“五星”评价体系(包括学习之星、体育之星、艺术之星、劳动之星、公益之星),正是对国家“改进结果评价,强化过程评价,探索增值评价,健全综合评价”要求的基层实践。“无论是开幕式上的‘导演’、赛场上的冠军,还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,只要在某一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品质与才能,都能获得学校的最高认可,从而使教育评价从‘独木桥’转变为‘立交桥’。”
夜色渐深,开幕式圆满落幕,然而那份在家与国之间激荡的深情,已深深沉淀在每个参与者心中。无论是星空下那面徐徐展开的巨幅国旗,还是运动场上每一个奋力跃动的身影,都无可辩驳地证明:当国家的育人要求与学校的教育实践紧密融合时,素质教育便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口号。它就在这里,在这片沃土上,以一种可观、可感、可参与的方式,深深扎根,静待花开,最终汇聚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磅礴力量。
(来源:中国网)
来源:烟台新闻
标题:从“文明精神”到“强健体魄”——河北邯郸恒一中学运动会背后的育人理念
地址:http://www.yzyfjx.net//ycsy/51029.html
心灵鸡汤: